2023-24年度儿童福祉及发展资助计划
机构名称 | 计划名称 | 计划目的 | 活动形式 | 目标参加者 |
一年期计划 (10个) |
启思教育研究中心 | 童心展翔 「绘」梦未来 | - 提升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有信心在未来有足够的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寻自己的梦想;
- 加强幼儿的决策和解难能力;以及
- 加强幼儿发掘自己卓越领域的能力。
| 故事剧场丶工作坊及分享会 | 幼稚园及幼儿中心学生 |
绿想成真(香港)有限公司 | 儿童电车导赏员培训计划 | - 透过轻松有趣的工作坊并结合课堂理论丶户外考察及电车导赏,训练儿童成为电车导赏员,激发儿童的潜能丶才能和热诚;
- 透过规划电车导赏路线,加强儿童的决策丶解难丶个人表达及组织能力;以及
- 透过电车导赏团提升儿童的满足感及自信心。
| 工作坊丶户外考察及电车导赏 | 小学生丶家长及参与机构的代表 |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 | 童心·艺飞翔 | - 提高幼儿自尊心;
- 鼓励幼儿藉艺术展现他们的潜能丶热诚和才能;以及
- 透过艺术创作加强幼儿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艺术行丶工作坊及艺术展览 | 基层家庭父/母及其子女(2至6岁)丶老师丶公众丶艺术家及艺术团体等 |
岭南大学STEAM教育及研究中心 | 快乐学童 — 玩乐,沟通,明理 | - 培养及加强儿童丶家长和老师对於生命教育(关爱丶智慧丶坚毅丶行动)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有利心理健康及个人发展的习惯;
- 透过趣味及具启发性的活动,促进家长和儿童之间的沟通;
- 透过提升家庭成员对人类身心需求的认识,从小培养健康家庭的气氛;以及
- 提供网上平台,供公众使用网上生命教育资源及为他们解答疑难。
| 研讨会丶工作坊丶及网上培训及平台 | 小学及中学学生丶家长丶老师及公众 |
爱心工程有限公司 | 维他命N玩乐计划2.0 | - 透过接触大自然及游戏,让儿童的情绪能够得到抒发,以达至儿童身心健康的正面发展;
- 提升家长及儿童的亲子关系,建立和谐家庭;以及
- 让公衆更加认识儿童情绪及社交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力。
| 体验营丶工作坊及游戏日 | 小学生及家长 |
香港选择性缄默症协会有限公司 | 「静讲心声」计划 | - 加强家长及教师对选择性缄默症的认识;
- 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提升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 加强学生的表达及组织能力;以及
- 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 讲座丶工作坊及展览 | 家长丶老师及小学生 |
沙田培英中学 | 沙·培育未来学生领袖训练计划 | - 提升带领活动的儿童的自信心和能力感;
- 加强参与儿童的解难及领导能力;以及
- 鼓励及帮助儿童加深对身处社区的认识,并关怀社区的需要。
| 培训工作坊及日营 | 小学及中学学生 |
圣雅各福群会社区发展服务 | 爱伴「童」行计划 | - 提高儿童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 善用照顾者的经验,与他人分享照顾儿童的小故事丶教养技巧和智慧;以及
- 推广预防虐儿的资讯,提高社区对儿童「受保护权」的意识。
| 比赛丶网上故事分享丶展览丶嘉年华及小册子 | 幼稚园及小学学生丶家长/照顾者及公众 |
康年社会服务处有限公司 | 童「乐」童乐 | - 启发儿童的音乐及艺术潜能;
- 为儿童提供一个学习乐器及表演的平台,让他们与别人分享音乐的乐趣,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提升个人自信,并加强他们的解难丶表达及组织的能力和技巧;
- 提升儿童对社区的归属感,以培养正面价值观;以及
- 提高公众聆听及尊重儿童意见的意识,从而连系社会各界关注儿童的发展需要。
| 训练班及表演 | 居於黄大仙丶观塘区低收入家庭6至14岁儿童丶家长及公众 |
递绿元素有限公司 | 旧衣再造 - 儿童环保手袋设计工作坊 | - 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
- 透过轻松有趣的环保手袋设计工作坊并结合课堂理论丶户外考察及展览,鼓励儿童展示自己的权利丶潜能丶热诚和才能;
- 透过设计及制作环保手袋,加强儿童的决策丶解难丶个人表达和组织能力;以及
- 透过展览展示学习成果,提升儿童的满足感丶自信心及自尊心。
| 工作坊丶户外考察及讲座 | 小学生及其家长 |
两年期计划 (15个) |
成长希望基金会 | 「故事游学园」 - 逆境自强篇 | - 培育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丶口头表达能力丶自信心及抗逆能力;
- 提高小学生对抗逆能力的认知和理解,明白其重要性和好处;以及
- 填补主流教育在提升小学生创意写作丶公开演讲及建立抗逆能力方面的主要不足。
| 工作坊及比赛 | 小四至小六学生及公众 |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显径会所 (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 | 儿童展潜能-童乐同行 | - 让儿童及家长明白儿童有权利主导玩耍和游戏;
- 让儿童及家长明白游戏可促进身心健康与成长需要;以及
- 透过儿童议员义工及学校协作推广儿童玩乐权益,宣扬亲子玩乐时间,促进健康的亲子关系。
| 室内及室外小组活动丶体育训练丶亲子工作坊丶同乐日丶游戏日丶义工培训与服务及成果分享日 | 6至11岁儿童及其家庭,以及区内人士 |
DADs Network Limited* | 孩子守护者 | - 提升家长对保护儿童的意识丶责任感与辨识潜在危机的警觉性及预防措施;
- 提升儿童对保护身体的认知及认识安全界线的概念,教导他们表达个人思想和感受的技巧;以及
- 唤起公众对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的关注。
| 分享会丶艺术及运动工作坊 | 幼稚园高班至初中学生及其家长/照顾者丶教育工作者及公众 |
护苗基金 | 护苗基金 - 中学性教育课程 | - 为中学生灌输恋爱及性关系的正确价值观;
- 教导学生在恋爱关系中作出明智的选择;
- 帮助学生理解性行为的後果;以及
- 帮助学生理解及免於遭受性侵犯。
| 课程及工作坊 | 中学生 |
香港霹雳舞协会有限公司 | 霹雳童乐 | - 推广运动益处及鼓励儿童进行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
- 推广游戏及运动对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以及
- 推广游戏及运动在调节情绪丶社交发展等各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 工作坊及比赛 | 3至17岁儿童丶家长丶教育工作者及公众 |
香港青少年服务处 | 保宝社区教育计划 | - 提升儿童对危机的意识及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 加强儿童对性侵犯的理解及学会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 加强家长对保护儿童的知识;以及
- 推广爱护儿童讯息及提升公众对保护儿童的意识。
| 工作坊丶互动剧场丶出版儿童绘本及流动展览 | 2至12岁儿童丶家长/照顾者及公众(包括少数族裔及高危家庭群组) |
香港教育协会 | 童你梦飞翔-沙田儿童展才能计划 | - 鼓励学童展现他们独特的潜能丶热诚和才能,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及发挥想像力;
- 让儿童展示他们的成果,增加与别人沟通的机会,加强自信心及服务社会;以及
- 让儿童作决策,培养及展现他们面对挑战的能力。
| 工作坊丶义工培训丶义工服务丶摊位游戏及嘉年华 | 8至11岁小学生丶家长及公众 |
凝动香港体育基金有限公司 | 激发!凝动「盒」力运动 | - 教育学生运动的好处并激励他们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
- 鼓励父母参与建立运动习惯的过程,并最终使运动成为家庭的习惯;以及
- 把每天运动的习惯纳入学校文化。
| 工具包制作及工作坊 | 小一至小三学生丶家长及老师 |
乐施会 | Kid Opinion Leader童声领袖计划 | - 透过KOL和剧场培训,让基层儿童学习儿童权利丶社区连结和科技应用,提升他们的创造力丶沟通技巧等并增强自信心;以及
- 为华裔及少数族裔的儿童提供参与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提升个人与社区的连结,促进共融和建设能满足儿童权利及需要的社区。
| 培训丶工作坊丶讲座及剧场表演 | 9至11岁来自不同族裔背景的小四至小六基层儿童 |
西贡区社区中心 | Hi Kids! 童「里」动「喜」来! | - 提供不同元素的活动,照顾乡郊儿童的成长需要及其家庭的健康;
- 透过鼓励参与的家长将已学习的正向管教技巧推广给邻里,建立乡郊互助网络,以支援家庭照顾者;以及
- 增加乡郊服务的渗透性,将社区资源带进乡郊,及早辨识有需要的儿童及家庭。
| 工作坊丶户外活动丶义工服务丶嘉许计划丶培训丶网上分享平台丶嘉年华及比赛 | 居於西贡乡郊的1至13岁儿童及其家长,以及公众 |
香港小童群益会 | JCE香港小特首计划2024-2025 | - 提升对维护儿童福祉的认知,明白其重要性及好处;
- 推广让儿童在家庭丶学校及社会层面参与决策的过程;
- 让儿童掌握知识及技巧以倡议儿童的权利;以及
- 对政策改变发挥影响力,确保能更好保护及尊重儿童的权利,使香港成为一个儿童友善的城市。
| 训练营丶小组聚会丶社区探访丶发布会丶义工服务及社区教育 | 小五至中三学生丶持份者及公众 |
救世军大埔青少年综合服务 | 童心听.家Fun享计划 | - 提升育有特殊教育需要子女的父母的抗逆能力;
- 增强育有特殊教育需要子女的家庭的社区网络连系;
- 提升育有特殊教育需要子女的家长的育儿亲职知识;
- 为育有特殊教育需要子女的家庭提供资源和支援;以及
- 提升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童的社交及情感能力。
| 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及制作桌上游戏丶工作坊丶亲子活动丶小组分享丶宿营丶日营及计划分享会暨社区游戏日 | 6至24岁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青少年丶儿童及其家长,以及社区人士 |
明光社 | 「爱.童行」:画出彩虹 | - 正视学童的精神健康需要;
- 让有需要及困难的学童发展个人潜能和增强抗逆能力;以及
- 透过参与绘本创作及户外探索,增强自信,教导孩子不要因困境成为阻碍,发挥潜能,加强亲子关系。
| 工作坊丶制作绘本故事书丶短片/动画及户外探索 | 基层家庭丶幼稚园至小学学生丶老师丶社工丶家长及公众 |
仁济医院社会服务部 | 动起来!荃仁运动 | - 招募受生活空间不足影响的儿童参与,透过建立恒常运动的习惯,走出困境,建立正向人生;以及
- 以SMARTS原则(具体丶可衡量丶着眼行动丶可实现丶适时及自主)让儿童设定训练目标,务求以数据化的训练方式提升儿童的健康发展。
| 宿营丶训练丶工作坊丶体验日及典礼 | 8至14岁的儿童丶小学及中学学生丶家长/照顾者及公众 |
耀中幼教学院有限公司 | 守护天使 (GAP):加强群体对儿童保护的认识 | - 为少数族裔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照顾者建立一套照顾者友善的保护儿童课程;
- 透过适当发展及特意制订的课程及小组分享,为照顾者提供学习保护儿童的渠道;以及
- 提供机会予照顾者应用新学到的保护儿童概念。
| 工作坊丶小组讨论丶自由游戏小组及海报设计 | 3至8岁的少数族裔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照顾者 |
* 只有英文机构名称
备注:上述资料来自获资助机构的计划建议书,有关机构可能会因应实际情况而就部分活动作出调整。